找回密碼
 申請討論區帳戶
樓主: WCYue

部份人對以下天文名詞的錯誤寫法(2021年3月22日更新)

 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15 02:33:30 | 顯示全部樓層

维基百科

本帖最後由 杨旸 於 2020-1-16 18:48 編輯

今年的《2020年流星雨日历》由邢崇一个人翻译。我不参与。
提交国际流星组织后,IMO于2020年1月15日上架中文版。

变动如下:
其中有关白昼流星雨的翻译未采用香港流星雨规则,而是沿用了中文维基百科及日本的规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流星雨列表
白羊座白昼流星雨”。

这样的好处是,以往香港/台湾是把白昼放在最前面,白昼白羊座流星雨,然而内地传媒(或书籍)引用时,照样以为“白羊座流星雨”才是标准名词。
所以把白昼二字放在最后,容易被人记住,也不容易被省略了。

日本动画片《浪漫追星社》和《恋爱小行星》在内地热播,在青少年中反响热烈。
官方引进的翻译字幕组可能并非天文爱好者,遇到天文名词都是直译的。流星雨也可能是用日式的。

若没有异议,以后就这样正式定稿了。长期使用。
国际流星组织:https://www.imo.net/resources/calendar/
發表於 2020-1-20 13:56: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观天者说 於 2020-1-20 13:58 編輯
WCYue 發表於 2020-1-10 10:01
從地球望,太陽在一邊,行星在另一邊而兩者 180 度分隔時,天文學稱這個現象為 opposition 「衝」。因為「 ...

從地球望,太陽在一邊,行星在另一邊而兩者 180 度分隔時,天文學稱這個現象為 opposition 「衝」。因為「衝」的天文現象是從地球觀看,所以是以地心經度 (geocentric longitude) 計算,「衝」的定義是兩個天體的視地心經度 (apparent geocentric longitude)  180 度分隔。【注一】

冲的天文现象是从地球观看,所以是以地心黄经(geocentric ecliptic longitude)计算。地心经度不是一个合理的名词。讲一个天球坐标系,要指定其中心(地心、日心),基本面(黄道、赤道)与经度起算点(春分点)。可以讲地心赤道坐标系赤经,地心黄道坐标系黄经,地心经度则定义不明确。冲的定义同样是两个天体的视地心(黄道坐标系)黄经180度分隔。

對於比較遙遠的行星,從前準確計算它們的視地心經度比較困難,故此天文學家會用行星的日心幾何經度 (heliocentric geometric longitude 又稱為「黃經」)加上當時它們距離地球的光線傳送所需時間的修正值。所以並非簡單的將兩個天體的日心幾何經度相距180度。

(對於比較遙遠的行星,從前準確計算它們的視地心經度比較困難),此处没有根据(赤经和黄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仅是坐标系选择不一样)。而且此处的日心几何经度(heliocentric geometric longitude)应该是日心(黄道坐标系)几何经度(heliocentric geometric ecliptic longitude)。实际我觉得这里表达不合适,讲日心黄道坐标系黄经就可以了。他使用几何表达的是指历表中同一时刻,几个天体位置组成的几何关系,也就是强调不考虑各种由于观测导致的效应(光行时,光行差等)。
使用日心黄道坐标系黄经,确实要考虑光行时。总体来讲,冲涉及到三个天体,太阳,行星,地球,因此可以从地心黄道坐标系出发,也可以从日心黄道坐标系出发计算。但若没有特殊情况(偷懒,历表一般给出的是太阳系质心赤道坐标系位置),按现象的本质从地心计算是最合理的。

維基百科中文版和紫金山天文台的解説仍然採用黃經相差180度這個以前的大約定義,而非原來的嚴格定義。維基百科英文版説明是採用視地心經度 apparent geocentric longitude 這個正確的定義。

紫金山天文台天文台的定义是简短而明确的,对于冲,行星视黄经与太阳视黄经相差180度,有了太阳视黄经可以认为默认选择了地心黄道坐标系。相反提到longitude(经度)而不加ecliptic(黄道)的,如果不是上文中提到默认省略,那么就是错误的。

同理,合也是类似的情况。统一的,合计算使用的也应该是地心坐标系。但是合现象可以不涉及太阳,因此在实际上,根据情况不同,有不同的坐标系的选取。
如果是行星与太阳合,那么选择地心黄道坐标系。如果是其他天体(行星之间,行星与恒星,月亮与恒星,月亮与行星),那么使用地心赤道坐标系。
 樓主| 發表於 2020-1-21 10:53:2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0-1-21 11:17 編輯
杨旸 發表於 2020-1-15 02:33
变动如下:
其中有关白昼流星雨的翻译未采用香港流星雨规则,而是沿用了中文维基百科及日本的规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流星雨列表
“白羊座白昼流星雨”。
这样的好处是,以往香港/台湾是把白昼放在最前面,白昼白羊座流星雨,然而内地传媒(或书籍)引用时,照样以为“白羊座流星雨”才是标准名词。
所以把白昼二字放在最后,容易被人记住,也不容易被省略了。...

你所說內地的傳媒(或書籍)引用問題,我雖然未曾見過,制定譯名準則的目的是希望公眾及天文工作者減少對有關名詞錯譯而引起誤解,如果將 daytime (香港譯作:白天,台灣譯作:白晝,中國大陸及日本譯作:晝間) 的譯名放在流星雨輻射點所在星座後面而不會產生混淆和誤會,我沒有意見。

假如日後證實這様翻譯真的可以改善問題,我們也會跟從。
發表於 2020-2-27 01:58:3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0-2-27 05:37 編輯
上合、下合、内合、外合……

香港天文学会网站是 2020/02/26 水星內合
https://www.hkas.org.hk/2020/02/26/水星內合-2/


感謝,已通知學會管理員更正。
發表於 2020-3-13 02:24: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杨旸 於 2020-3-14 20:45 編輯

百度百科ZHR词条,已经修订。
https://baike.baidu.com/item/zhr/9380996

百度百科金牛座流星雨,也已修订。
https://baike.baidu.com/item/金牛座流星雨

补充:虽然部分词条被修订了,但专家是否接受这样的命名规则?还由天文专家说了算!并不是传媒的责任。
 樓主| 發表於 2020-3-24 02:15:1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0-3-24 02:27 編輯

感謝告知,起碼是一個好的開始!至於中國天文專家是否接受,我不知道中國天文愛好者的能力。西方國家的天文愛好者在這方面的影響力比較高,因為業餘天文愛好者的貢獻也很大,而且是拿出事實講道理,沒有誰大誰惡誰正確這一套。


以下是其中一個天文愛好者影響國際天文聯會專家的著名例子:

在國際天文聯會未統一流星雨命名準則前,流星雨會因不同的原因,用彗星 (例如:賈可比尼流星雨)、傳統名稱 (例如:國際天文聯會未統一星座名稱前,曾經存在過的象限儀星座) 或者現時通用的名稱來稱呼,因此有機會出現同一個流星雨可能有不同名稱的現象。後來國際天文聯會決定採用流星雨輻射點位置所在星座為流星雨命名, 將象限儀座流星雨正名為「天龍座流星雨」,但是這個輻射點現時已經轉移到牧夫座(國際流星組織在它早期出版的《目視流星觀測手冊》中,亦曾經按照上述定義,稱這個流星雨做「牧夫座流星雨」)。因此在決議案後出版的中文天文書刊,大部份跟隨國際天文聯會議決,採用流星雨輻射點位置所在的天龍星座去翻譯成為「天龍座流星雨」或者「一月天龍座流星雨」。

雖然國際天文聯會用「天龍座流星雨」為正式名稱一段時間,但是一般流星觀測者和部分傳媒,很多仍然採用「象限儀(座)流星雨」作為慣用名稱。為免混亂,國際天文聯會2009年8月7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大會中,投票通過64個流星雨的正式名稱, 其中包括採用在1922年5月議決廢棄的象限儀星座,作為一月「天龍座流星雨」的替代名稱。自此之後,才再次統一稱為「象限儀座流星雨」。

 樓主| 發表於 2020-4-5 23:57: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0-4-6 00:41 編輯

娥眉月還是蛾眉月

「娥眉」本來應該就是「蛾眉」,古代美女就是仿照著雄蠶蛾的觸鬚來美化自己的眉毛的。

79.jpg

蠶蛾觸須細長而彎曲,因以比喻女子美麗的眉毛。

出處: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衛風·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戰國時代《楚辭·離騷》: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南朝 梁高爽《詠鏡》:初上鳳皇墀,此鏡照蛾眉。言照長相守,不照長相思。
明朝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二回:那夏姬生得蛾眉鳳眼,杏臉桃腮,有驪姬息媯之容貌,兼妲己文姜之妖淫。

指蛾眉月

出處:

南朝 宋鮑照 《翫月城西門廨中》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綺窗。
唐 竇弘馀 《廣謫仙怨》詞:傷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萬山。獨望天邊初月,蛾眉猶自彎彎。
清 納蘭性德 《點絳唇·對月》詞: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故此,並非從嫦娥的眼眉形狀而來,以為是「娥眉月」。

不過由於「娥」字女性化,配合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嫦娥,於是「蛾眉月」也就漸漸變成了「娥眉月」。
發表於 2020-7-16 05:55: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杨旸 於 2021-7-30 20:18 編輯

全国科技名词委发布彗星C/2020 F3的中文名“新智彗星”(官方新闻稿)
http://www.cnterm.cn/xwdt/tpxw/202007/t20200716_569246.html
  摘要:这颗新彗星在整个7月都肉眼可见,随后将迅速消隐。随着关注度的持续增高,为规范新闻报道、促进科技交流,给它定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已成为摆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天文学名词委”)面前的紧迫议题。……
  天文学名词委的委员们为NEOWISE的中文定名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果将NEOWISE直接音译显然不妥,那会让人误解为它的发现者是某位个人;如果简单采用发现任务天文卫星的全称“近地天体广域红外巡天”,过于冗长。大家认为,虽然NEO在此处只是“近地天体”一词的英文缩写,但不妨视其为前缀、取其“新”之义;其后的英文缩写WISE可当作“智慧”、“广域”等来理解,也可反映空间望远镜巡天观测的高度自动化。委员们陆续提出了“新广彗星”、“近广彗星”、“新智彗星”、“新向彗星”等名称。其中孙小淳教授提议的“新智彗星”简明上口,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最终,天文学名词委将C/2020 F3彗星的中文名确定为“新智彗星”。

天文学名词新版网页(已审定)
https://nadc.china-vo.org/astrodict/termdetails?id=24081

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2020_F3

新智彗星.jpg
 樓主| 發表於 2020-8-14 13:27:3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0-8-14 13:37 編輯
杨旸 發表於 2020-7-16 05:55
全国科技名词委发布彗星C/2020 F3的中文名“新智彗星”(官方新闻稿)
http://www.cnctst.cn/xwdt/tpxw/202 ...

目前共有十六顆以 NEOWISE 為名的彗星。

NEOWISE 是近地天體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衞星Near-Earth Object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的縮寫。翻查美國太空總署對這個縮寫的説明資料,沒有將 NEOWISE 解釋為新智,而中國天文學名詞委員會亦沒有將這顆衛星翻譯為「新智衛星」。

中國大陸將這顆彗星譯為「新智」彗星,是因為它是近期一顆比較明亮,受人注目的彗星,「新智」這個名稱並非音譯,亦非意譯,是中國大陸天文名詞委員會委員孫小淳先生創作出來的彗星名字,雖然有人反對將 NEO 解讀成 NEW,譯作「新」字而將 WISE 譯為「智」,亦有人反對不依照國際天文聯會彗星命名法則,但委員認為名字有創意易讀而通過。是中國大陸罕有將眾多 NEOWISE 彗星中抽出其中一顆,另行創作出來的中文彗星名稱。

C/2020 P1 NEOWISE 是近期發現的一顆近日彗星,今年十月底過近日點,距離太陽0.3 天文單位,如果它也象 C/2020 F3 NEOWISE 一樣,過近日點後光度急升,成為明亮的彗星,那麼這顆彗星又怎樣翻譯?
 樓主| 發表於 2020-8-14 13:42:5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0-8-14 15:10 編輯

彗星中文譯名準則 https://forum.hkas.org.hk/thread-7369-1-1.html

第九項指出:

9. 外國航天及衛星計劃,無論縮寫組合之後是否有特殊意義,一律採用該計劃官方縮寫字母 (注意官方名稱中縮寫字母的大寫及小寫,不可修改),以避免與第一項準則混淆。除非這些計劃的官方機構刻意採用一些有特殊紀念的人物、神話故事、民俗故事、傳統風俗,在這種情況,按照第一項準則翻譯。

例:
SOHO彗星、
IRAS彗星、
LINEAR彗星、
STEREO彗星

注意:
SOHO彗星,不可音譯為「蘇豪彗星」,亦不應意譯成「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彗星」,亦不能寫成 Soho彗星

LINEAR彗星,不可音譯為「連尼亞彗星」,不應意譯成「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彗星」更加不能夠錯誤地照縮寫意義譯為「線性彗星」,亦不能寫成 Linear彗星

IRAS彗星,不可音譯為「艾利士彗星」,亦不應意譯成「紅外線天文衛星彗星」,亦不能寫成 Iras 彗星

STEREO彗星,不可音譯為「士提利奧彗星」,亦不應意譯成「日地關係天文台彗星」,更不能夠錯誤地照縮寫意義譯為「立體聲彗星」,亦不能寫成 Stereo彗星



由於創作的彗星名稱並非國際天文聯會命名規範之內,因此香港和台灣版本的維基百科沒有跟隨中國大陸,將 C/2020 F3 NEOWISE 譯為新智彗星

0.png

1.png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討論區帳戶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天文學會

GMT+8, 2024-4-27 01:26 , Processed in 0.0140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