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申請討論區帳戶
樓主: WCYue

eVscope 用途及有關設備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3-9-27 05:53:06 | 顯示全部樓層
Unistellar 為 eVscope 用戶新增科學事件預測

Unistellar推出一個新頁面,讓用戶可以從地球上的任何位置預測科學事件。該頁面已上線(但仍然需要一些測試)。

頁面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位置和選擇的觀察日期(最長可以選擇未來十日)查詢有興趣參與的科學觀測事件(可以單選或者多項選擇)。

結果為Unistellar應用程式格式化,帶有深度連結(deep link)按鈕,將觀測目標的設定自動輸入應用程式控制望遠鏡操作。

https://www.unistellar.com/scientific-events-prediction/

 樓主| 發表於 2023-10-11 11:00:55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4-3-16 07:02:0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4-3-16 07:05 編輯

重設 eVscope 密碼

打開望遠鏡並點擊開/關按鈕 10 次(半秒 x 10)以重置網路設置。LED 將變為紫色幾秒鐘,並在網路設定重置後變回紅色。
 樓主| 發表於 2024-3-31 01: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在像系外行星這樣的長時間觀測中,我們必須不時檢查物體是否偏離了視野中心。
我曾經在觀察開始時手寫記錄視野中星星的排列,並將其用作與我的 eVscope 視圖螢幕進行比較檢查的基礎。
我試著找一個更聰明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發現使用SkySafari效果很好,所以我在這裡介紹一下,供大家參考。

您需要什麼:額外的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 (SkySafari)

SkySafari 中的設定:
1.‘觀察’-‘設備’-‘望遠鏡’:註冊eVscope(光圈、焦距)
2.‘觀察’-‘設備’-‘相機’:註冊eVscope的傳感器規格
3.「觀察」-「範圍顯示」:選取上面註冊的方塊。

使用 SkySarafi 時:
「設定」-「座標」-「海圖中心座標」:在 RA 和 Dec 欄位輸入目標的座標(與 eVscope 類似:可以輸入數字,以空格分隔)。
上述操作將在 skysafari 視圖螢幕上產生一個與 eVscope 視野相對應的矩形框。

由於您可以在 SkySafari 視圖螢幕中自由更改星星的星等,因此我認為可以方便地輕鬆更改顯示以匹配觀測位置處 eVscope 視圖屏幕的星等。此外,eVscope 視圖隨時間的旋轉SkySafari 中有所反映,因此很容易比較兩個螢幕。
我使用的SkySafari版本是SkySafari 6 Pro。其他版本可能有不同的設定選單。
 樓主| 發表於 2024-8-19 16:44: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4-8-19 16:48 編輯

分享 UNISTELLAR 望遠鏡螢幕顯示的內容給 iOS 用戶

要準備的物品:望遠鏡、Mac 電腦、iPhone/iPad、Lightning to USB-C 連接線(或對於較新的 iPhone/iPad 型號,使用 USB-C to USB-C 連接線)。

在開始之前:大多數 Mac 電腦已經安裝了 QuickTime Player,這就是我們在本教程中將使用的應用程式(雖然還有其它選項)。請確保電腦上已經安裝了這個應用程式。

1.        使用 Unistellar 應用程式在 iPhone 或 iPad 上啟動並連接望遠鏡,像往常一樣操作。我們建議在開始螢幕分享過程之前,先定位到您想要觀察的目標。
2.        然後,使用 Lightning to USB-C(或 USB-C to USB-C)連接線將 iPhone 或 iPad 連接到電腦。
3.        在 Mac 上啟動 QuickTime。你可能會被提示在 “Finder” 視窗中打開一個文件。可以忽略此彈出窗口,但無需關閉它。
4.        在螢幕頂部的菜單中,應該會看到 “QuickTime Player” 為活動應用程式。點擊此菜單上的 “檔案” 按鈕。
5.        選擇 “新建影片錄製”。應該會出現一個窗口。
6.        如果將滑鼠懸停在新窗口上,應該會在窗口底部看到一個帶有紅色 “錄製” 按鈕的菜單。除非想要錄製螢幕分享,否則在過程中無需使用此按鈕。
7.        點擊錄製按鈕旁邊的向下箭頭以打開下拉菜單。
8.        在 “相機” 下拉菜單中,應該會看到一個選項來選擇你已連接的設備。確保該設備旁邊有一個勾號。

選擇此項後,應該會在 QuickTime 窗口中看到 iPhone/iPad 螢幕。

現在已經準備好分享螢幕!保持 QuickTime Player 窗口打開,同時登錄 StreamYard(或者使用的其它平台),便可以選擇此窗口進行螢幕分享。
 樓主| 發表於 2024-10-19 18:29: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4-10-19 18:34 編輯

Vivid Vision Technology

Vivid Vision Technology 利用先進的影像處理技術,增強並放大 Unistellar 望遠鏡所捕捉到的細節。自 2019 年以來,我們基於超過 25,000 名 Unistellar 用戶貢獻的天空影像數據庫,完善了自動影像處理算法。Vivid Vision Technology 優化了顏色的準確度,並提升了視覺清晰度(包含銳化過程及背景扣除),讓圖像既能真實呈現天文物體的自然色彩,又兼具美感。

我們的顏色分析基於 Gaia DR3 目錄中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源自歐洲太空總署於 2013 年發射的 Gaia 任務——一項對宇宙的雄心勃勃的調查。透過這些精確數據,Vivid Vision Technology 在觀察星系、星雲、星團或彗星時,能展現宇宙的自然色彩,細節更加豐富。

為什麼我們能在太空中看到顏色?
天體如恆星和星雲的多樣溫度和化學組成,創造出豐富的色彩光譜,讓整個天空充滿了色彩斑斕的景象。現在,Unistellar 望遠鏡能捕捉到這種驚人的色彩,讓你得以體驗宇宙的全景壯麗。

專家補充說明:顏色信息實際上已經存在於 RAW 數據中。然而,先前的影像處理只強化了對比,卻減少了恆星的飽和度,因此處理後大部分恆星看起來是白色的。在新的影像處理過程中,VVT 算法在顏色信息丟失前應用,放大了恆星之間微小的顏色差異,從而實現了更豐富的色彩渲染。為避免顯示出異常的顏色,我們的算法使用 Gaia DR3 目錄中的顏色數據進行驗證。

Vivid Vision Technology(VVT)的應用和科學原理

技術應用

1.        提升觀測體驗:VVT 透過增強影像的細節、顏色和清晰度,顯著提升了業餘天文學家和觀測者的視覺體驗。這項技術不僅讓圖像更接近天體的真實色彩,還增加了圖像的美感,從而讓觀測星空變得更令人著迷且富有吸引力。
2.        自動化處理和易於使用:該技術的自動化處理流程特別適合非專業用戶,使得觀測和分析更為簡單便捷。用戶無需精通影像處理技術,也能產生高質量的天文影像,這擴大了參與天文觀測的用戶範圍,推動了公民科學的發展。
3.        資料分享和貢獻:透過來自全球 25,000 名 Unistellar 用戶所貢獻的影像數據,VVT 的自動化影像處理算法得以不斷優化,體現了集體智慧和共享資料的力量。這不僅提升了技術精度,還促進了天文數據的廣泛應用。

背後的科學原理

1.        影像處理技術:VVT 核心的影像處理技術包括銳化和背景扣除,這些技術在數碼影像處理領域十分常見。銳化增強了影像邊緣的對比度,讓細節更加突出;背景扣除則能移除不必要的噪點,提升觀測的準確性。這些技術在天文影像處理中尤為重要,因為天體觀測通常受到光污染和雜訊干擾。
2.        色彩分析與校正:色彩的真實性在天文學中是一個挑戰。過去的影像處理技術雖然增強了對比,但往往使恆星的色彩變得單調、偏白。VVT 的一大亮點在於它在顏色信息丟失之前應用算法,利用 Gaia DR3 的精確數據來校正和放大微小的色彩差異,從而保留和強化恆星的真實顏色,避免過度飽和或錯誤的色彩呈現。
3.        基於 Gaia DR3 的精確數據:Gaia 任務的目的是測量數十億顆恆星的精確位置和運動,同時也提供了豐富的色彩和亮度數據。VVT 利用 Gaia DR3 目錄中的這些數據來校正顏色,從而保證了最終影像的色彩準確度。這一點對天文學家至關重要,因為正確的顏色可以反映天體的物理性質(如溫度和化學組成)。

結論

VVT 是一項結合了先進影像處理技術和天文學科學數據的創新技術,極大地改善了天文觀測圖像的質量。這不僅對業餘天文愛好者有價值,對專業天文研究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通過提升顏色的準確度與細節呈現,該技術進一步讓我們得以以更接近現實的方式欣賞和理解宇宙的美麗和奧秘。

 樓主| 發表於 2024-10-19 18:37:22 | 顯示全部樓層
如何利用 Gaia DR3 的精確數據去校正拍攝的深空天體顏色來保證影像的色彩準確度?

Vivid Vision Technology(VVT)利用 Gaia DR3 的精確數據來校正深空天體顏色的過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釋:

1. Gaia DR3 提供的顏色數據

Gaia DR3 是歐洲太空總署(ESA)於 2013 年啟動的 Gaia 任務的第三次數據釋出,其中包含了數十億顆恆星的詳細數據,特別是其光度(亮度)和顏色指數。這些顏色指數是根據恆星在不同波段的光譜亮度來計算的,能夠反映恆星的實際顏色。這些指數來源於多波段觀測,能提供恆星的真實色彩資料,特別是在光學波段中。VVT 使用這些精確的色彩指數作為標準來校正拍攝的深空天體影像,保證了影像顏色的準確性。

2. 比較拍攝影像與 Gaia DR3 資料

當 Unistellar 望遠鏡拍攝到深空天體的影像時,這些影像中的恆星和其他天體的顏色信息會以 RAW 格式保存。然而,由於影像處理的過程中可能出現顏色偏差,如過度增強對比或背景噪聲干擾,VVT 在處理這些影像時,會將拍攝影像中的顏色與 Gaia DR3 中的顏色數據進行比較。Gaia DR3 提供的每顆恆星的標準顏色資料能夠作為校準基準,從而校正拍攝影像中可能出現的偏差。

3. 顏色校正算法

VVT 的顏色校正算法會在影像處理的早期階段應用,當顏色信息還未丟失時,該算法根據 Gaia DR3 的色彩指數來調整影像中顏色的飽和度和對比度。具體步驟包括:

        •        測量和匹配:透過分析拍攝影像中天體的光譜,VVT 會將其與 Gaia DR3 中的顏色數據進行比對,檢查顏色是否符合觀測到的天體性質。
        •        自動調整顏色偏差:當發現顏色偏差(如過度飽和或顏色漂移)時,VVT 的算法會自動調整圖像中的色調,使其更接近 Gaia DR3 提供的真實色彩。
        •        增強微小色差:VVT 的另一個功能是放大恆星之間微小的顏色差異。這些差異可能在肉眼難以察覺,但 VVT 的算法可以根據 Gaia DR3 的顏色數據,將這些小色差更加明顯地呈現出來。

4. 避免顏色異常

為了防止出現不自然或錯誤的顏色(例如,將恆星顯示成與其物理特性不符的顏色),VVT 算法會將影像中的顏色與 Gaia DR3 中的準確顏色數據進行交叉驗證。當算法檢測到不合理的顏色(如在某些恆星上出現不應有的過亮或過暗顏色)時,會自動進行修正,以確保每一顆恆星的顏色都符合其真實的物理性質,如溫度和化學成分。

5. 對深空天體的應用

除了恆星,VVT 也將 Gaia DR3 的數據應用到其他深空天體(如星雲、星團和星系)的影像校正上。由於這些天體的光譜特徵與恆星不同,VVT 會根據 Gaia DR3 中的相關數據來調整其顏色,使觀測者能夠以更接近真實的方式看到這些天體的色彩。

總結:

VVT 使用 Gaia DR3 的精確顏色數據作為標準,將拍攝影像中的顏色與這些數據進行比對和校正。透過自動化的顏色校正算法,VVT 能夠修正和增強影像中的顏色差異,避免顏色偏差,並確保影像能夠真實呈現深空天體的自然色彩。這不僅提升了影像的美觀性,也提高了科學觀測的準確性,使得觀測者可以更精確地了解天體的物理性質。
 樓主| 發表於 2024-10-19 18:40: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4-10-19 18:41 編輯

Vivid Vision Technology 技術如何對專業天文硏究具有應用價值,及給出關連的例子

Vivid Vision Technology(VVT)除了為業餘天文愛好者提供優質的觀測體驗外,對於專業天文研究也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它不僅能改善天文影像的質量,還能在天文數據分析、科學研究和公民科學等多個領域發揮作用。以下是這項技術在專業天文研究中的應用價值及相關例子:

1. 提升天文影像質量

VVT 通過自動化的影像處理,能夠顯著提升天文影像的質量,這對於進行科學分析至關重要。傳統的天文影像往往受限於觀測設備和觀測條件(如光污染、儀器限制等),導致影像細節丟失或出現顏色偏差。VVT 的影像處理技術不僅能提高影像的清晰度,還能保留甚至增強天體之間的顏色差異。這樣的高質量影像能夠幫助天文學家更加精確地進行觀測,特別是在研究細微的天體特徵時。

例子:

•        星系和星雲的細節觀測:星系和星雲中許多重要的天體現象,如恆星形成區域和超新星殘骸,常常涉及非常微弱的光線和複雜的顏色變化。VVT 通過強化這些顏色和細節,能夠讓研究人員更準確地分析這些區域的物理條件和演化過程。

2. 顏色信息的科學價值

顏色是研究天體物理性質的重要參數,尤其是恆星的顏色,它與溫度、化學成分和年齡密切相關。傳統的影像處理方法有時會削弱或丟失這些顏色信息,而 VVT 能夠在影像處理的早期階段保留和增強這些關鍵的顏色信息。對於需要精確顏色測量的天文研究,這項技術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例子:

•        恆星分類與溫度分析:在天文學中,恆星的顏色直接與其表面溫度相關。例如,藍色的恆星通常比紅色的恆星溫度更高。VVT 能夠確保這些顏色差異在影像處理過程中不會被削弱,從而幫助天文學家準確地進行恆星分類和溫度分析,進一步研究恆星的演化過程。

3. 多波段觀測與光譜分析

VVT 的影像處理技術在處理多波段數據時也有潛力,這對於天文學中的光譜分析尤其有用。天文學家常常利用不同波段的觀測(如可見光、紅外線和紫外線)來研究天體的各種物理性質,而顏色信息可以反映天體在不同波段的輻射特性。VVT 的精確色彩校正技術可以讓多波段觀測結果更加一致,幫助天文學家進行更加準確的光譜分析。

例子:

•        恆星光譜測量:恆星的光譜可以揭示其組成成分、溫度和運動狀態。VVT 的技術可以確保在不同波段進行的觀測之間顏色一致性,從而提供更精確的光譜資料,特別是在進行大樣本恆星觀測時(例如星團或銀河中的恆星群體研究)。

4. 天文測光與顏色測量

在天文研究中,測光是指測量天體亮度的技術,而顏色測量是根據不同波段的亮度差異來確定天體的顏色。這兩項技術對於理解天體的性質和演化至關重要。VVT 能夠通過優化顏色校正,幫助天文學家進行更準確的顏色測量,這在研究恆星的年齡、星系紅移和天體化學成分時具有重要應用。

例子:

•        星團年齡測定:星團中的恆星有著類似的年齡和組成,通過對星團中恆星的顏色和亮度進行測量,天文學家可以推斷出星團的年齡。VVT 可以幫助精確測量星團中的顏色差異,從而提升年齡測定的準確性。

5. 支持公民科學和大規模數據貢獻

VVT 的應用範圍不僅限於專業天文學家,它還能促進公民科學項目。在像 Unistellar 這樣的平台上,成千上萬的業餘天文學家能夠使用望遠鏡進行觀測,並通過 VVT 自動化處理其觀測數據,生成高質量的天文影像。這些影像可以被專業研究人員用於科學研究,從而提升整體數據質量,擴大科學發現的潛力。

例子:

•        行星凌日觀測:許多公民科學家參與了系外行星凌日的觀測計畫,通過捕捉行星經過恆星前方時造成的微弱亮度變化,來發現和研究系外行星。VVT 使得公民科學家們能夠生成更準確的觀測數據,這些數據可被天文學家用來驗證行星凌日事件並進行進一步研究。

6. 數據一致性與精度提升

在大規模天文調查中,數據的一致性至關重要。不同的觀測設備、條件和影像處理方法可能導致數據之間的差異。VVT 通過使用 Gaia DR3 等精確的數據進行校正,確保影像的色彩和細節在不同的觀測之間保持一致,這對於需要大樣本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例子:

•        銀河系結構研究:銀河系內部的恆星分佈和性質研究需要大量的數據,並且這些數據需要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的觀測之間保持一致。VVT 可以幫助生成更一致的顏色和亮度數據,從而提升這類研究的精度和可靠性。

總結

VVT 在專業天文研究中的應用價值體現在其能夠提升影像質量、改善顏色信息、促進多波段觀測與測光精度、支持公民科學數據貢獻、並保證數據的一致性與精度。這些應用無論是在恆星、星系、星團的研究,還是行星凌日觀測等領域,都能提供可靠且精確的支持,從而推動天文學研究的進展。
 樓主| 發表於 2024-10-19 18:43: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4-10-19 18:47 編輯

如何利用 Gaia DR3 的精確數據去校正拍攝的深空天體顏色來保證影像的色彩準確度?

以下是如何利用 Gaia DR3 的精確數據來校正拍攝的深空天體顏色,以保證影像的色彩準確度的清晰計算方法:

步驟 1:從拍攝影像中提取天體的光度和顏色信息

        1.        獲取影像中恆星的亮度值:
        •        從拍攝的影像中,對每顆可識別的恆星,提取其在紅、綠、藍(R、G、B)三個通道的亮度值  F_R, F_G, F_B 。
        2.        計算影像中的視星等:
        •        使用公式將亮度值轉換為視星等  m :

m = -2.5 \log_{10}(F) + C

其中, C  是常數,可根據校準星或絕對亮度標準確定。
        3.        計算影像中的顏色指數:
        •        常用的顏色指數包括:
        •         (B - V)_{\text{影像}} = m_B - m_V
        •         (V - R)_{\text{影像}} = m_V - m_R
        •        根據需要,可計算其他顏色指數。

步驟 2:從 Gaia DR3 資料庫中獲取對應恆星的標準數據

        1.        匹配恆星位置:
        •        使用影像中恆星的天球座標(赤經和赤緯),在 Gaia DR3 資料庫中找到對應的恆星。
        2.        獲取 Gaia DR3 的視星等和顏色指數:
        •        視星等:
        •         G  波段視星等: G_{\text{Gaia}}
        •         G_{\text{BP}} (藍光)和  G_{\text{RP}} (紅光)視星等。
        •        顏色指數:
        •         (BP - RP){\text{Gaia}} = G{\text{BP}} - G_{\text{RP}}

步驟 3:比較並計算顏色差異

        1.        計算顏色差異:
        •        比較影像中的顏色指數與 Gaia DR3 的顏色指數:

\Delta (B - V) = (B - V){\text{影像}} - (BP - RP){\text{Gaia}}

        2.        分析差異:
        •        如果  \Delta (B - V)  超過預定的允許範圍,則需要進行顏色校正。

步驟 4:計算顏色校正因子

        1.        建立校正模型:
        •        假設顏色偏差與儀器響應或大氣消光有關,可用線性模型進行校正:

m_{\text{校正}} = m_{\text{觀測}} + a \cdot (B - V)_{\text{影像}} + b

其中, a  和  b  為校正係數。
        2.        計算校正係數:
        •        使用多顆恆星的數據,建立方程組:
\[
\begin{cases}
m_{\text{校正},1} = m_{\text{觀測},1} + a \cdot (B - V){\text{影像},1} + b \\
m{\text{校正},2} = m_{\text{觀測},2} + a \cdot (B - V)_{\text{影像},2} + b \\
\vdots
\end{cases}
\]
        •        將  m_{\text{校正}}  設為 Gaia DR3 的標準視星等, m_{\text{觀測}}  為影像中的視星等。
        •        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  a  和  b 。

步驟 5:應用校正因子到影像

        1.        校正視星等:
        •        對影像中所有恆星的視星等進行校正:

m_{\text{校正}} = m_{\text{觀測}} + a \cdot (B - V)_{\text{影像}} + b

        2.        轉換回亮度值:
        •        將校正後的視星等轉換回亮度值:

F_{\text{校正}} = 10^{-0.4 (m_{\text{校正}} - C)}

        3.        更新影像像素值:
        •        根據校正後的亮度值,調整影像中各像素的 RGB 值。

步驟 6:驗證校正效果

        1.        重新計算顏色指數:
        •        使用校正後的亮度值,計算新的顏色指數  (B - V)_{\text{校正}} 。
        2.        比較與 Gaia DR3 的一致性:
        •        確認  (B - V){\text{校正}}  與  (BP - RP){\text{Gaia}}  的差異在允許範圍內。
        3.        視覺檢查:
        •        檢視校正後的影像,確保色彩看起來自然,沒有過度校正的現象。

步驟 7:考慮其他影響因素

        1.        大氣消光校正:
        •        大氣對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可使用標準消光曲線進行校正。
        2.        儀器響應函數校正:
        •        考慮相機和望遠鏡對不同波長光的靈敏度差異,進行響應函數的校正。

步驟 8:自動化和批量處理

        1.        編寫程序:
        •        使用編程語言(如 Python)編寫自動化處理程序,方便處理大量影像。
        2.        使用專業軟件:
        •        借助天文數據處理軟件(如 IRAF、Astropy)實現自動化校正流程。

示例

假設在影像中測得某顆恆星的顏色指數為:

        •         (B - V)_{\text{影像}} = 0.8

從 Gaia DR3 獲得該恆星的標準顏色指數為:

        •         (BP - RP)_{\text{Gaia}} = 1.0

計算顏色差異:


\Delta (B - V) = 0.8 - 1.0 = -0.2


假設校正模型為簡單的加法校正:


(B - V){\text{校正}} = (B - V){\text{影像}} + k


求解校正係數  k :


(B - V){\text{校正}} = (BP - RP){\text{Gaia}}


0.8 + k = 1.0


k = 0.2


應用校正:

        •        將  k = 0.2  加到影像中所有恆星的  (B - V)  值上。

驗證結果:

        •        校正後,該恆星的  (B - V)_{\text{校正}} = 0.8 + 0.2 = 1.0 ,與 Gaia DR3 的數據一致。

注意事項

        •        選擇適當的校正模型:根據實際情況,校正模型可能需要考慮非線性因素。
        •        多星平均:為提高校正的準確性,應使用多顆恆星的數據進行統計校正。
        •        避免過度校正:校正應該適度,確保不會引入新的偏差。
        •        考慮觀測條件:大氣條件、光污染等都可能影響觀測結果,需在校正中加以考慮。

透過上述計算方法,利用 Gaia DR3 的精確數據,可以有效校正拍攝的深空天體顏色,保證影像的色彩準確度。這有助於提高影像的科學價值,並為後續的天文研究提供可靠的數據基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討論區帳戶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天文學會

GMT+8, 2024-12-12 22:54 , Processed in 0.02448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