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申請討論區帳戶
樓主: WCYue

eVscope 用途及有關設備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21-2-24 07:47: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1-2-24 08:25 編輯

拍攝超出eVscope單張視場大範圍照片 (例如:月球、太陽、大星雲、星團、星系)

0. 計劃好鑲嵌圖(mosaic 也稱馬賽克)需要拍攝多少張和它們的位置
用 AstroAid(只有 iOS版本,付費購買)或者免費 telescopius.com 網站

1. 用 live view 欣賞時,按儲存(other 旁邊按鈕)
2. 下載多幅(例如:150)live view 照片

3a. 用 Autostakkert 疊加(只有 Windows 版本,免費)
下載連結 http://www.astrokraai.nl/software/AutoStakkert_3.1.4_x64.zip
3b. 用 Starry Landscape Stacker(只有 Mac版本,付費購買)
下載連結 https://itunes.apple.com/us/app/ ... stacker/id550326617

4. 用 Topaz DeNoise AI 減除訊噪(有 Windows 和Mac版本,試用免費,付費購買)
下載連結 https://www.topazlabs.com/denoise-ai#

5. 按照計劃重複 1至4 步驟拍攝其它區域照片

6a. 用微軟ICE軟件(只有 Window版本,免費)將照片合併成一張完整照片
6b. 用






 樓主| 發表於 2021-3-1 08:57: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3-7-10 08:39 編輯

調校 eVscope 光軸

調校光軸工具
IMG_1188.jpg

四件工具是:3mm、4mm 和 5.5mm 六角匙;T20 梅花匙

調校光軸螺絲的位置
IMG_1187.jpg

1. 選擇最亮的一顆恆星,放置在視場中心,然後調節曝光並降低增益以使十字圖像看起來最幼細。 您只需要整理一次即可。調校好光軸,每次觀星時可以看看有沒有偏差,如果光軸良好,請不要更改它,除非望遠鏡曾經碰跌過。

2. 一旦將星星置中,將手機側向旋轉即可獲得全屏圖像,將星星放大並使十字準確在圖像中心。
IMG_1189.jpg
3. 調整增益/曝光以獲得非常細的線條,並放大以使其完全居中,這時可以用輔助透明膠片放在影像上,協助微調至完全正中。

4. 如果影像中的十字線偏左,將影像移至左邊;如果十字線偏右,移向右邊;偏上和偏下也是一樣。

5. 上面的光軸螺絲是移動十字線上下方向,左面的光軸螺絲是移動十字線左右方向。將它向左右移動會見影像移離視場或者移向中心,這時需要將影像移向中心。

6. 調整後,影像會移離視場中心,這時需要將影像再置中,看看有沒有偏差,如果有偏差需要再調較。重複這個步驟,直至光軸完全調好。


0.JPG
1.jpg 3.jpg

⚠️這不是唯一的准直方法🙏

因為 Unistellar 只提供了這種方法,所以許多用戶認為他們必須這樣做。

使用遮光罩銳利對焦後,指向擁擠的星域。取 1 分鐘的 EV 並仔細檢查。視場中應該有一個區域,其中的恆星最圓,有較少或沒有明顯的彗差(圓錐形)畸變。其他恆星的錐體都指向這個方向。記下該區域相對於場地中心的位置。返回實時模式並使用准直螺釘將該區域移近中心。重複此操作,直到中心恆星在視場中最圓,並且慧差畸變(在這種類型的望遠鏡中是不可避免的)均勻分佈在視場邊緣。這種條件是每一種准直技術的最終目標,你已經實現了它,而無需散焦和瞇著眼睛看蜘蛛的影子。
 樓主| 發表於 2021-3-3 11:04: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2-3-27 12:30 編輯

eVscope 收納箱

NANUK 963 有轆、三邊手柄,淨重 10.2 Kg

Pelican 1650 有轆、申縮拉桿、旁邊手柄,淨重 10.9 kg,連保護物料 12.7 kg

Pelican Air 1615  有轆、申縮拉桿、旁邊手柄,淨重 6.4 kg,連保護物料 8.0 kg

IMG_0827.JPG IMG_0828.JPG

IMG_0826.JPG
 樓主| 發表於 2021-3-5 17: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2-8-13 08:42 編輯

用 eVscope 進行系外行星觀測

觀察前的預備

✔️確保eVscope上有足夠的空間來收集數據,請在手機上下載以前的所有數據,然後連接到WiFi並將其上傳到Unistellar Citizen Science的服務器。如果您不知道如何操作,請參見下面的說明。這可能需要1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因此請在觀察之前留出足夠的時間。

✔️確保eVscope充滿電力,因為系外行星觀測是至少要連續觀測5個小時以上,所以必須有足夠的電力。

✔️查看建議的系外行星凌日觀測資料。選擇最方便的目標,但請記住當地的天氣可能會影響觀測安排。

下載eVscope數據並上傳到Unistellar Citizen Science服務器

✔️開啟Unistellar應用程式,並連接到 eVscope。

✔️單擊用戶(User)選項(人形符號)。可能要稍等提取有關資料。

✔️加載後,單擊 DOWNLOAD DATA。不要離開應用程序的下載屏幕,等待完成。數據下載時,將會無法使用手機。這應該是幾分鐘到30分鐘左右,具體取決於必須下載多少數據。

✔️數據成功下載到手機後,將手機與eVscope網絡斷開連接,關閉eVscope,然後將手機連接到家庭高速WiFi網絡。確保 在上傳過程中連接到WiFi網絡-否則,移動網絡上傳會消耗大量移動數據。

✔️最後,選​​擇 UPLOAD DATA。請注意,如果您的eVscope包含大量數據(> 40%),則可能要花費幾個小時。建議讓手機在充電和睡眠時上載。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上傳未完成,您可以重試,而無需從 eVscope 重新下載數據。

Data-clearing-on-eVscope.png

觀測指示

1. 觀測開始時間前約20分鐘設置eVscope。重要的是,在進行重要觀察之前至少10分鐘要打開望遠鏡的蓋子,以使鏡面溫度達到平衡,以提高圖像質量和穩定性。

2. 連接eVscope後,指向一些亮星並將eVscope對焦,然後自動對齊(auto-align)。確保顯示對齊成功。

3. 對齊後,轉到科學選項(畢業帽符號),然後單擊「系外行星觀測」。

4. 在「系外行星觀測」頁面頂部的「 目標」字段中,輸入赤經(RA)和赤緯(Dec)(在提供的細資觀測資訊中針對每個目標列出)。仔細檢查您的電話號碼,然後按GOTO按鈕。

5. 當eVscope尋找目標時,單擊eVscope選項卡(望遠鏡符號)以觀察望遠鏡找到目標。該應用程序在完成尋找目標時會顯示 Goto finish 和發出警報聲響。

6. 如果提供,請將eVscope的視場(FOV)與提供的尋星圖進行比較。可能需要在腦海中旋轉eVscope圖像,但是FOV中的星位置應該與尋星圖大致匹配。

7. 拍攝視野(FOV)的屏幕截圖,並記下恆星在屏幕上的位置(或參考尋星圖)。需要在觀測過程中每30分鐘檢查一次FOV,以確保目標仍然在視場的中央。

8. 完成上述第4至第7步驟後,返回「科學」 標籤。

9. 開始時間前約5分鐘,進行暗場拍攝:在「錄製」 字段中,將「曝光時間」和「增益」更改為細資觀測資訊中給出的數值。將鏡頭蓋放回 eVscope上。將「持續時間」設置為 02min 00s(2分鐘)。按下「發射」LAUNCH 按鈕記錄暗場。

10. 經過2分鐘且錄製完成後,請取下鏡頭蓋。

11. 將「持續時間」更改為 30min 00s(30分鐘),並確保曝光和增益設置與暗處相同,並在觀測細節中紀錄。

12. 在為目標指定的開始時間,按下「發射」LAUNCH 按鈕記錄開始記錄目標系外行星。在手錶上設置計時器或時鐘以提醒30分鐘後回來。

⚠️ 重要事項⚠️

▶️啟動錄製後,應用程序的實時視圖可能會顯示為亮白色或綠色:這沒問題! 這純粹是圖像在應用程序中的顯示方式,對數據沒有負面影響。 所以如果看到這個情況,請繼續記錄。


13. 隨時返回eVscope選項卡以觀看所獲取數據的實時視圖。

14. 30分鐘的錄製完成後,檢查視場。在視場中是否可以看到與開始時相同的星星?(如果星星的位置因為地球自轉而旋轉,是沒有問題)如果是這樣,那麼請確保設置是一樣的(曝光,增益和持續時間),並點擊「發射」LAUNCH 按鈕一次。

如果有星星移出視場,返回及重複步驟4 ,今次過程應該比第一次更快。完成之後,請檢查並確認您的FOV與原始尋星圖相符(再次,星星的位置因為地球自轉而旋轉,是沒有問題),並且曝光和增益設置正確。然後單擊「發射」LAUNCH 按鈕進行另外30分鐘的錄製。

15. 重複此過程,直到觀測時間結束。請注意,可能必須根據剩餘的時間來調整最後一個記錄塊的時間。可以將持續時間設置為短於或長於最後一輪的30分鐘。

16. 再次提示:在錄製過程中,確保設置相同。將鏡頭蓋放回eVscope上以消除暗場。將持續時間設置為 02min 00s(2分鐘)。按下「發射」LAUNCH 按鈕記錄暗場。

17. 按照預定時間,完成觀測。

18. 將eVscope泊回原位。

觀察後的指示

✔️向Unistellar Citizen Science發送數據,方法是將數據下載到手機上,然後連接到WiFi並將其上傳到我們的服務器(建議在睡覺時上傳數據,因此如果即將入睡,開啟這個步驟就不會浪費時間)。有關如何執行此操作的詳細信息,請參見觀察前的說明。

✔️通過電子郵件發送電子郵件至[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繫,以告知我們已經完成觀測。電子郵件中需要包括以下內容:
你的姓名;
觀測位置(城市,州/地區,國家和/或經度和緯度);
觀測目標名稱;
拍攝暗場時的大概本地時間;
關於觀測的任何重要說明(例如,確實有風,有雲等);
eVscope的eVscope SSID。

當eVscope通過WiFi訊號連接到手機時,這與手機上顯示的字母/數字代碼相同,也可以在標題為SSID頂部的用戶標籤中找到。例如:eVscope-abc1d2。

如有任何疑問,請通過電子郵件與Unistellar Citizen Science聯繫,電子郵件為[email protected],並讓我們知道已經完成觀測。

新版本應用程式補充說明
eVscope 改良了的主動追蹤目標能力,大多數深度鏈接現在可以包含整個觀測的持續時間。 顯然,在不同觀測者位置和不斷變化的目標高度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什麼情況都適用的建議持續採集時間。 在大多數情況下,設定為1小時的採集會很不錯。

如果將持續時間設置得太長,如果有需要重新置中定位,可以隨時在某個時間點停止曝光。停止曝光,完成重中定位後,只需按兩次返回????箭頭,然後轉到早前的頁面,就可以開始新的曝光,而無需重新輸入任何細節。
 樓主| 發表於 2021-3-5 18:53: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1-3-9 09:10 編輯

eVscope 拍攝照片的格式

每個單獨的照片都以12位元(bit)TIFF格式存儲在望遠鏡中,並且用戶可以取用進行後驗數據處理和分析(posteriori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有關天文及科學用途的數碼照片格式的討論
The RAW Image File Format Problem - Applications of Digital SLR Cameras in Astronomy and Science by Thilo Bauer
ITCS2008-Bauer.pdf (127.25 KB, 下載次數: 78)

eVscope後驗數據處理流程
0.jpg


後驗數據與先驗數據分析之間的區別

先決條件:算法分析
算法是有限狀態的組合或序列,用於解決給定的問題。 如果問題有多個解決方案或算法,則基於兩個因素的分析將最好的解決方案或算法排除在外。

1. CPU時間(時間複雜度)
2. 主內存空間(空間複雜度)

可以使用兩種方法來計算算法的時間複雜度:

1. 後驗分析(Posteriori Analysis)後驗分析是一種相對分析,它取決於編譯器的語言和硬件類型,它將給出確切的答案,它不使用漸近符號來表示算法的時間複雜度。使用後驗分析的算法的時間複雜度因係統而異,如果算法花費的時間更少,那麼功勞將歸功於編譯器和硬件。

2. 先驗分析(Priori Analysis)先驗分析是絕對分析,它與編譯器的語言和硬件類型無關。它將給出大概的答案,它使用漸近符號表示算法完成將花費的時間。對於每個系統,使用先驗分析的算法的時間複雜度都是相同的。如果程序運行速度更快,則應歸功於程序員。
 樓主| 發表於 2021-3-5 19:51: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1-3-5 19:56 編輯

eVscope 系外行星觀測方法和一些有關的資源

eVscope 是用掩星觀測中的凌日法來觀測系外行星,觀測步驟與觀測小行星掩星相似。

方法

0.png
Credit : Planetary Society

資源

美國變星觀測協會的系外行星小組
https://www.aavso.org/exoplanet-section

千度極小望遠鏡跟進網絡(Kilodegree Extremely Little Telescope Follow-up Network)
https://keltsurvey.org/kfun
 樓主| 發表於 2021-3-5 20:04: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1-3-5 20:31 編輯

業餘天文學家的系外行星觀測

我們都熟悉刻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探測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簡稱:系外行星)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刻卜勒太空望遠鏡通過測量行星所在恆星在行星前方運行時的傾角來做到這一點。重要的數據可以從產生的光曲線中收集到:
(1)光曲線轉暗開始顯示行星穿越其主恆星的凌日過程開始;
(2)光曲線回復正常顯示凌日過程結束;
(3)減光的總持續時間,以及有關該週期的已知數據(即是行星運行其主恆星所需的天數),顯示該行星的軌道半徑;
(4)光曲線的傾角大小反映了行星相對於其主恆星半徑的半徑。

但是業餘天文學家可以探測到這種現象嗎?答案是肯定的。實際上,十多年來,業餘天文學家已經成功探測到凌日系外行星。最近,業餘天文學家對系外行星的觀測,對使用太空望遠鏡的專業天文學家在系外行星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星曆數據。

系外行星觀測實用指南

我為從未進行過系外行星觀測的人以及更高級的系外行星觀測者準備了《實用的系外行星觀測指南》。它不僅描述了系外行星觀測如何實踐,而且還是使用AstroImageJ(一個免費軟件)進行系外行星觀測各個方面(從圖像校準到模型擬合)的循序漸進指南。
Guide.pdf (1.7 MB, 下載次數: 84)

更多有關資料及示範,請參閱以下網址
https://astrodennis.com
 樓主| 發表於 2021-3-8 22:14:56 | 顯示全部樓層
輔助 eVscope 應用程式

程式:AstroAid
開發商:iLanga Inc.(www.ilanga.com/astroaid
版本:3.5(只有 iOS 版本)
費用:港幣23元
用途:方便計劃及預覧拍攝天體效果

程式:Clear Outside
開發商:First Light Optics(www.first light optics.com)
版本:iOS 及安卓系統
費用:免費
用途:觀測位置的詳細天氣、雲量、日出沒時間、天文曙暮光時間、月出沒時間、月相、波特爾暗天分類



 樓主| 發表於 2021-3-19 23:58:4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2-12-1 13:15 編輯

Unistellar 應用程式的1.2 版本新增功能

1. 天體將不見(Fading Soon)和將出現(Appearing Soon)提示
2. 增強模式相片改為每四秒疊加一次(今增模式更暢順),疊加時也更好處理旋場問題
3. 增加公民科學選項。新版本有「小行星掩星觀測」、「系外行星偵測」、「行星防禦觀測」和「彗星觀測」

Unistellar 應用程式的1.3 版本新增功能

1. 可容納四倍大(4.8 Megapixels)的觀測記錄
2. 有彗星的資料數據
3. 可以在產生及紀錄小行星掩星動畫

Unistellar 應用程式的2.0 版本功能
1. 全新的用戶界面,針對初學者和公民科學家進行優化;
2. 為用戶下一次觀測任務改良的科學操作模式。

Unistellar 應用程式的2.02版本功能

1. 操作員(Operator)狀態穩定性
2. 優化 RA/Dec/Alt/Az/Lat/Lon 輸入
3. 各種用戶界面問題
4. 應用程序崩潰
5. 整體應用穩定性

Unistellar 應用程式的2.1版本新增功能

1. 連拍模式。新增觀測光時間50毫秒和125毫秒不會丟失幀。能夠觀測小型近地天體和明亮恆星的掩星事件時,更加準確地推導出近地小行星的位置和它們的大小。

Unistellar 應用程式的2.2版本新增功能

1. 增加行星模式,針對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進行加強放大拍攝。其它視直徑細小行星:水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並不包括在內;
2. 將科學觀測中的「瞬變事件」 (Transient Event)更名為「宇宙大災難」(Cosmic cataclysm);
3. 在主要的科學模式中添加尋找相關天象預報按鈕;
4. 改良望遠鏡從手機接收GPS訊號數據效率

 樓主| 發表於 2021-3-20 00:15: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1-4-21 00:39 編輯

使用eVscope時需要注意的十項建議

1. 注意光污染(Be careful of light pollution),盡量避開強光地區
2. 注意濕度(Be careful of humidity),如果濕度過高,產生露水,用發熱帶除露水
3. 低溫使用時要小心(Be careful when using it in low temperature),防止電池失效
4. 在15/20分鐘前將eVscope取出(Take your eVscope out 15/20 min before),令鏡筒內溫度與周邊溫度平衡

用對焦板遮蓋,以防異物跌入鏡筒
2.png

5. 小心大風(Be careful of the wind),會動拍攝影像及影響疊加效果
6. 避開滿月方向(The full Moon)
7. 檢查對焦/調校光軸(Focus / Collumination)
8. 拍攝黑場照片(Take a dark frame)
9. 檢查腳架平水(Check the bubble level)
10. 留意木製甲板有人行走時會震動(The wooden decks)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討論區帳戶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天文學會

GMT+8, 2024-4-25 15:49 , Processed in 0.0159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