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申請討論區帳戶
樓主: WCYue

部份人對以下天文名詞的錯誤寫法(2021年3月22日更新)

 火..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8-1-16 22:50:26 | 顯示全部樓層
杨旸 發表於 2018-1-16 19:13为什么日本汉字中,存在“小接近”的写法? → 仙台市天文台「2018 火星大接近」深圳市国家气候 ...

在正常天象預報中,天文機構不會將條件差的天象推薦給市民觀賞,所以不會有「小接近」和「小衝」這種國際天文聯會並未認可的天象名詞

但是近年天文攝影盛行,也流行將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內,有些攝影者喜愛將天象的極瑞例子放在同一張照片比較,例如:最大滿月和最小滿月;最大太陽(地球過近日點)和最小太陽(地球過遠日點),最大木星、最小木星、土星環的最大張開角度、最小張開角度,最大的火星、最小的火星⋯⋯等等。所以開始有些非主流的天文機構和傳媒,為了協助這些攝影愛好者(他們不一定對天文有興趣,天文攝影只是他們眾多攝影興趣之一。這些人着重照片構圖是否美麗,而不是天文現象的可觀性),創造了「小接近」和「小衝」這類沒有可觀性,但可以用來對比的天象預測。

因此主流預報天象的機構 (例如:日本國立天文台、美國海軍天文台、中國紫金山天文台) 是沒有「小接近」和「小衝」或者「銀河過中天時刻」這些另類的預報。只是一些傳媒或者非主流機構為了吸引群眾的目光 (其中有部份可能與商業利益有關) 才會計算和引用這種非正式的名詞。

個人意見:這些對比形式的天象,雖然未必全部有可觀性,而且常常誤導市民,說成是 xx 年一遇的罕見天象,不過亦有助於引起群眾的注意,可以推廣大眾對天文學的認識,也不需要視為洪水猛獸,全面否定。如果需要引用的時候,應該說明是國際未認可的另類名詞

 樓主| 發表於 2018-2-13 21:20: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有人詢問:何謂《依巴谷-第谷星表》,它與《依巴谷星表》及《第谷星表》又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71FCDD16-D59B-46DD-827A-40B9A12DD9EC-3998-0000071C43D046E8_tmp.jpg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英漢天文學名詞》
圖片由林景明提供

 樓主| 發表於 2018-2-13 22:32:39 | 顯示全部樓層

《依巴谷星表》、《第谷第一星表》和《第谷第二星表》是歐洲太空總署的高精度視差採集衛星(HIgh Precision PARallax COllecting Satellite,簡稱 Hipparcos 依巴谷衛星)在1989年11月至1993年3月測量的高精度恆星資料。

《依巴谷星表》列出118,000顆位置精確至千分之一弧秒的恆星。恆星的編號以 HIP 字頭開始。
《第谷第一星表》是美國海軍天文台照相星表AC2000和依巴谷衛星測量,1,050,000顆精確度較低數據的合併星表。
《第谷第二星表》包含2,539,913顆精度稍微提高的恆星位置、自行、測光數據的星表。恆星編號以 TYC 字頭開始。

沒有一份叫《依巴谷-第谷》的星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英漢天文學名詞》刊登《依巴谷-第谷星表》Hipparcos - Tycho Catalogue 詞條是中國天文學名詞委員會誤會,將古希臘天文學家,有「方位天文學之父」,製做了西方第一份星表的「喜帕恰斯」(Hipparchus)以為是「依巴谷」(Hipparcos)。因為中國大陸有人將 Hipparchus 翻譯成為「依巴谷」。因此誤解為歐洲太空總署紀念「依巴谷」和「第谷」兩位天文學家而出版的一份新的恆星星表。


參考資料:

歐洲太空總署文件

伊巴谷衛星太空天體測量任務
THE HIPPARCOS SPACE ASTROMETRY MISSION
https://www.cosmos.esa.int/web/hipparcos

《依巴谷星表》和《第谷星表》
THE HIPPARCOS AND TYCHO CATALOGUES
https://www.cosmos.esa.int/web/hipparcos/catalogues

 樓主| 發表於 2018-3-1 22:32:47 | 顯示全部樓層
杨旸 發表於 2017-8-26 20:03
内地天文教育专家、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也用“北金牛座流星雨”这个称谓。(山西晚 ...

維基百科更新"金牛座流星雨"的內容,增加了"金牛座南、北流星雨和南、北金牛座流星雨譯名的爭議" 的部分。

以下是維基百科大陸簡體版本的內容

金牛座南、北流星雨和南、北金牛座流星雨译名的争议

中国大陆的传媒常常按照英语的次序将 Southern Taurids 和 Northern Taurids 直接翻译成“南金牛座流星雨”和“北金牛座流星雨”,而香港、台湾和日本却翻译成为“金牛座南流星雨”和“金牛座北流星雨”,究竟那个译名比较正确呢?

国际天文联会第22委员会“流星雨的命名规则”[1]中指出:南和北指的是黄道(精确地说是木星的轨道平面)南面和北面同一个流星雨的分支,它是由同一个原始流星体产生。 因为它们在太阳经度上具有几乎相同的近日点经度(南、北两个的升交点的经度相差180度),所以这两个分支在大约相同的时段内都是活跃的。

根据上述命名规则:由同一个原始母体的流星体产生的金牛座流星雨有南、北两个分支,分别称为“金牛座南流星雨”和“金牛座北流星雨”而不是南金牛座和北金牛座各自有两个同原的流星雨分支, 称为“南金牛座流星雨”和“北金牛座流星雨”。在句语上已经很清楚看到那个组合符合国际天文联会流星雨命名规则。

事实上日本翻译这个天文名词时,也按照国际天文联会的原意,将金牛座流星雨的两个分支,分别译为“金牛座南流星雨”和“金牛座北流星雨”。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将南、北流星雨分支放在星座名称的后面,同吋可以避免一些对天文没有认识的市民,误会天上有个叫做“南金牛座”和“北金牛座”的星座,与“南十字座”、“南冕座”、“北冕座”、“南鱼座”同样都是天空上的星座名称[2][3]。



国际天文联会第22委员会“流星雨的命名规则”有關流星雨名称中南、北名称規則的英文原文
South and North refer to "branches" of a shower south and north of the ecliptic plane (stricktly the orbital plane of Jupiter), resulting from meteoroids of the same (original) parent body. Because they have nearly the same longitude of perihelion at a given solar longitude (the argument of perihelion and longitude of ascending node differing by 180 degrees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the two branches are active over about the same time period.





 樓主| 發表於 2018-3-3 00: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杨旸 發表於 2018-3-2 18:31
维基百科在内地被禁止访问。唯一可参考的资料:
http://qdgxt.kepu.net.cn/txyb/mytx/2776.html ...


維基百科指出錯誤的原因是傳媒一般不具備天文的專業知識,沒有時間亦不會小心查證,翻譯時最容易直接就是照英文直譯,變成「南金牛座流星雨」、「北金牛座流星雨」;情況等於ZHR,誤會以為是每小時天頂可以看見流星的數目一樣。

當參照國際天文聯會的流星雨命名規則時,就可以看到採用南、北時的定義,並非如此。日本天文界翻譯時也根據國際天文聯會的規則,將南、北放在星座名稱的後面。國際流星組織有關流星雨的名詞完全按照國際天文聯會規定,所以你們翻譯的《2018流星雨日曆》中文版,已經正確地按照國際天文聯會有關名詞的定義更新了。

可惜國內有些專業的天文學家,也不去小心查證,反而跟隨傳媒的錯誤,情形一如「瑞華星」,維基百科的中文版、日本版、韓文版和越南文版都有參考美國海軍天文台原文,標示漢字原文是「瑞華星」,唯獨國內的天文學家,雖然古籍文獻《申報》清楚記載是「瑞華星」,但也照樣跟著張鈺哲前輩的翻譯錯誤,一直不願意更改。直至四十多年後,由林景明兄提出無可爭辯的證據,經海外的報導,才願意改正。

目前百度百科仍然是「九華星」、「每小時天頂流星數」、「南金牛座流星雨」… 使到國內的天文同好錯誤地以為這些才是正確的名稱,與世界其它地區脫節。
 樓主| 發表於 2018-3-12 22:12:20 | 顯示全部樓層
杨旸 發表於 2018-3-8 23:19
台中科博馆,仍然叫ZHR(每小時最大流星數)http://www.nmns.edu.tw/public/star/201803-2.htm ...

估計他們未有參閱有關的討論,所以仍用未更改的名詞。情況一如維基百科,仍然有很多舊的連結未有更新,如即時連同標題更改為「天頂每時出現率」,這些連結會因文字不符而失效。

不單只這個名詞,在流星雨方面,至今仍然有少量中文刊物,未跟隨國際天文聯會命名,仍然採用「天龍座流星雨」或者「一月天龍座流星雨」,而非「象限儀座流星雨」。
 樓主| 發表於 2018-3-14 02:17:00 | 顯示全部樓層
杨旸 發表於 2018-3-13 20:20
以上82#、83#为叶泉志的回复。

南、北争议问题,请求帮我一个忙:很希望能找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 ...

何文匯和朱國藩編著的《粵音正讀字彙》中有關天文的粵語讀音,最少有兩個粵語讀法和我們追查的天文來源意義不符,亦引至一個問題,就是:語文學者如果對天文沒有認識,出現我們見得到的錯誤,他們的意見是否需要盲目跟隨?

這兩個在香港出現爭議天文學名詞的讀音是:

1. 二十八宿的「宿」字的讀音
2. 天秤座的「秤」字讀音
 樓主| 發表於 2018-3-18 00:56:55 | 顯示全部樓層
杨旸 發表於 2018-3-17 22:47
“天顶每时出现率” 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来自中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的天文学专有名词中文译名, ...

檢視維基百科有關流星雨的詞條,大部分的 ZHR 連結已經更新,只有小部分的 Infobox 仍未更改。

另外《天文學名詞》內 zenithal hourly rate 詞條  (見下面附圖) 根本沒有中、英文的文字去解釋這個名詞的含意、來源,和為甚麼這樣翻譯,何來解釋數據版權?


0.jpg

 樓主| 發表於 2018-3-19 03:33:42 | 顯示全部樓層
中文名稱的翻譯錯誤

美國探索火星 Viking 計劃,香港及台灣譯為「維京號」,而中國大陸譯做「海盜號」。

Viking 是美國太空總署1970年代的一個火星探測計劃,包括兩艘無人探測太空船:Viking 1和 Viking 2。每艘太空船擁有一個用於從軌道上拍攝火星表面、運載登陸器以及進行與地球通訊中繼的人造衛星。維京計劃是火星探測史上最昂貴的計劃,也是1990和2000年代前最成功,提供資料最多的火星探測計劃。

中國天文學名詞委員會將「維京號」翻譯為「海盜號」
(註一),但根據美國太空總署為這個計劃命名的文件 (註二),計劃的名稱在1968年11月由美國太空總署行星計劃辦公室沃爾特·雅各布斯基 (Walter Jacobowski) 提議,寓意這個計劃好像北歐維京人,有航海探索冒險的精神,雖然維京這個字也可以譯為北歐海盜,但是這個計劃完全沒有海盜和掠奪的意思,所以 Viking 是指「維京人」,而非「海盜」。維京人是北歐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人,有農民、漁夫、獵人、商人、探險家和航海家,並非所有人都是海盜。

1.jpg
(天文學名詞網頁截圖)

B5B415FF-505E-4B1A-8E9E-2752C68E66DC.jpeg
(林景明提供)

註一:英漢天文學名詞,上海科教出版社,2000
註二:Origins of NASA Names NASA SP-4402 Page 94
 樓主| 發表於 2018-3-19 04:49:43 | 顯示全部樓層

很奇怪,從你提供「天頂每時出現率」有版權的參考資料連結所例出的資料來源之一:中國的维基天文网站:http://wiki.skylook.org/  ZHR 是 「每小时可见到的流星数量」而非「出現率」,解釋譯名參考資料竟然是採用 ZHN (N=number,数量) 的意思,而非 ZHR (R=rate,率) 的意義?看來翻譯名詞的人員並不理解國際天文聯會和國際流星組為甚麼要採用 ZHR,而不用 ZHN 的原因;那麼中國天文名詞委員會將 ZHR 譯做「天頂每時出現率」很可能只是一次意外的巧合,因為參考資料顯示這個名詞是簡單地理解為流星的數量,而不理會流星雨出現的特性。(註)

請看 http://wiki.skylook.org/index.php?doc-view-25924

0.jpg
(網頁截圖)

註 :ZHR 定義及計算方法 (2017年12月23日更新) https://forum.hkas.org.hk/forum. ... &extra=page%3D1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討論區帳戶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天文學會

GMT+8, 2024-5-6 14:28 , Processed in 0.0170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