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申請討論區帳戶
查看: 7423|回復: 1

調查﹕半數家長不欣賞子女創意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2-5 12:33: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調查﹕半數家長不欣賞子女創意

【明報專訊】一項調查發現,近半受訪香港家長不欣賞子女的創作能力,三成受訪家長更認為創意是「不務正業」的表現。有社工指出,在本港成績導向、鼓吹競爭的學習風氣下,連創意藝術也被視為「求分數」伎倆,變相埋沒年輕人的想像力和創意。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去年9月訪問830名中一至中三學生,了解初中生的創意能力,以及父母培育子女創意情。調查結果反映,近半受訪父母不欣賞子女的創作能力,近三成父母對子女的創意行為曾提出責備,認為是不務正業的表現。青年會輔導組主管、註冊心理學家蕭麗霞指出,長此下去,只會令子女創意被埋沒。

年級愈高學生 想像力愈差

青年會專業書院設計及藝術學系主任梁錦雄認為,在成績導向、充滿學習競爭氣氛的教育制度下,香港家長不斷催谷子女爭取好成績,從實質利益的角度考慮,形成「藝術只為求分數」的現象。

負責是次調查的註冊社工黃建豪表示,年級愈高的學生,其想像力愈差,認為是父母希望子女運用課餘時間學習更多的技能與知識以應付學習要求,而減少子女接觸及學習創意藝術的機會。
發表於 2012-2-5 13:31: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mca 於 2012-2-5 14:39 編輯

這個報導使我想起天文史上的一段往事





英國的愛丁頓 (Sir Arthur Eddington 1882-1944) 與印裔美藉的錢德拉 (S. Chandrasekhar 1910-1994) 都是聞名的天體物理學家。

在 1935 年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會議上,年輕的錢德拉終於得到宣讀自己論文的機會,他指出白矮星 (white dwarf) 不是一切星體演化過程的最終階段,如果星的質量大過 1.4 倍太陽質量,它會在臨終前繼續塌縮至極小的體積。但是,當錢德拉表達過後,愛丁頓立即公開批評錢德拉全盤皆錯,並且當眾把錢德拉的講稿撕爛,原因是它得出了一個 "非常古怪的結論" (那年代還未發展出體積甚小的中子星和星黑洞理論),脅於愛丁頓的 "權威",會議主席甚至沒有給這位年輕人答辯的機會,以後幾年,錢德拉與愛丁頓持續爭論,但沒有一個有地位的科學家願意站出來支持錢德拉。最後,錢德拉只好放棄這個課題而轉研其他領域。諷刺的是,三十年後,錢德拉的研究得到了天體物理學界的公認,1983 年更獲得諾貝爾獎,然而這時的錢德拉已垂垂老矣。

(註:錢德拉的叔父拉曼也得過 193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另一徃事是 1967 年聖誕前夕發現了脈衝星 (pulsar),發現者是劍橋女學生喬瑟琳•貝爾 Jocelyn Bell,但諾貝爾獎卻頒給她的導師 Hewish 和天線的設計者 Ryle,許多人為喬瑟琳抱不平,甚至改稱 Nobel price 為  "No-Bell prize"。

喬瑟琳•貝爾和發現脈衝星的天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討論區帳戶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天文學會

GMT+8, 2024-12-15 06:17 , Processed in 0.0232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