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申請討論區帳戶
查看: 6174|回復: 0

繁榮背後的假像?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12-31 22:57: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繁榮背後的假像?

望穿秋水! 香港人終於明白, 過去十年所謂繁榮背後的假像?

fair.jpg

http://news.mingpao.com/20101231/mra.htm

市民期望公平廉潔 反映深層矛盾惡化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一項調查,探詢市民期望香港成為怎樣的社會,結果顯示多年來一直位居首位的「繁榮社會」,今年讓路給「公平社會」和「廉潔社會」,排行第三。公平和廉潔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今年市民把兩者擺在期望繁榮之前,反映市民認為香港社會出現了問題,擔心核心價值受到衝擊。我們認為,市民的轉變揭示了與房地產相關的深層次矛盾更形深化,政府若不認真處理,將令社會倒退和埋下不穩定因素。

市民選擇取向轉變

應與地產事態有關

這項調查由1993年開始做,檢視17年來市民的選擇,反映了在不同時空,市民有不同取態。總的而言,由93年調查伊始,到去年為止,「繁榮社會」一直是市民的首要期許,在2001、02年本港經濟最不景的年份,市民揀這個選擇的比率均超過47%,今年則只有21.7%,這是歷來最低比率。至於「公平社會」,歷年市民對此的選擇較平均,沒有太大起伏,今年以27.4%居首,是4年來新高。

最戲劇化的是市民對「廉潔社會」的選擇,由93年開始調查到06年,13年的比率都是單位數字,但是07、08突然茘升至21.7%和22.5%,去年為8.4%,今年是22.6%。過去,市民對廉潔社會選擇比率偏低,當然不能解釋為市民不重視廉潔,而是認為此乃理所當然,因為本港成立廉政公署以來,肅清了組織性貪污,香港社會廉潔度在國際的排名,一直居於前列,近年廉潔成為市民的關注點,相信與一些現象(例如市民對官商勾結的感受和梁展文事件)有關。

所以,今年的調查結果,反映市民對當前社會的認知和感受,起了變化,而今年本港發生了什麼事,使市民更期望公平和廉潔社會?我們認為都與房地產有關。

樓價持續茘升,脫離了市民的購買力,特別是較年輕一代更難望置業安居,政府所謂連番出招,都搔不覑癢處,樓價照升不誤。到上月推出徵收額外印花稅重招,打擊炒家,樓市才暫停瘋癲,稍為回落。市民對樓市怨懟,主要認為政策限制了供應,變相向發展商傾斜,亦即政府製造了不公平環境,讓發展商賺得盤滿谰滿,無殼蝸牛則求一瓦遮頭也不可得。

現行土地政策,並不是為市民解決居住問題,而是從發展商的經營角度出發。例如,土地供應不足使樓市扭曲,這是政策失誤的結果,政府雖然幡然覺悟,增加土地供應,但是只提出未來10年每年有2萬個單位的土地供應,而非每年供應2萬個單位。雖然政府明言會主動推出土地,但土地供應的主要機制仍然沿用勾地機制。就是說,每年住宅單位供應量,仍然操諸發展商之手。證諸過去數年景,由發展商主導供應,樓市不可能理順。

至於發展商的售樓手法,市民更完全處於不公平景。街市阿嬸賣菜呃秤要坐牢,發展商的「創意」設計和售樓,令市民吃虧數以百萬元計,卻可逃之夭夭。如此不公平情,市民體驗最深。

至於市民期望廉潔社會,今年晉升為第二位,我們認為與梁展文事件有關,而梁展文被立法會專責委員會指為收取延後報酬,事態源頭也與發展商有關。廉署成立後,政務系統官員給予市民的印象,做到廉潔自持,市民信任官員善用權力,不會以權謀私,但是梁展文處理紅灣半島賣給新世界集團,退休後卻到新世界集團擔任高職,事件所透釋官商糾纏不清的利益關係,市民十分不滿。立法會專責委員會的報告反映了社會對此事的認知。梁展文固然為此付出代價,但是政務系統官員的操守和權力運用,經此一事,市民另有看法,而政府和官員的廉潔,市民不再視為理所當然了。

「土地財政」戕害社會生機

地產有功不應成負面因素

梁展文事件性質之嚴重和影響之深遠,曾蔭權政府若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以切實措施匡正弊端,或許可以挽回市民的信心和信任,但是政府不追究梁展文,而審批草率所反映官官相衛實質,行政長官曾蔭權只以訓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作結,市民看在眼裏會怎麼想?選擇期望「廉潔社會」就是答案。

可以說,今年市民的轉變與房地產有關。香港地狹人稠,居住難、置業難一直困擾覑香港和市民,但是過去市民未因此擔心公平和廉潔的核心價值受到衝擊。同樣地,過去發展商也賺大錢,但是絕大多數市民並未認為不公平,對成功發展商欣賞的多,批評的少,但是今年香港社會明顯瀰漫覑一股仇商、仇富的氛圍,使得環繞房地產的深層次矛盾升級而更尖銳。

近年,內地地產狂潮方興未艾,官方喉舌不斷嚴厲指摘「土地財政」,認為地方政府、開發商、銀行形成利益鏈,而購房者最終為高房價埋單。以內地當局的操控強度,使地產業不致主導經濟發展,各行各業有生存空間,擺脫地產霸權控制,我們對此保持審慎樂觀。反觀香港,內地反思的地產利益鏈,其實在本港早已出現,今時今日,香港還有什麼產業?除了金融,就是地產,街頭街尾地產代理的舖位,觸目皆是。

地產業的功過,本港早已有之,只是於今尤烈,從市民的期望,我們認為本港環繞房地產所衍生的深層次矛盾,正在無聲無息地惡化,侵蝕覑本港的核心價值和肌體。我們完全知道地產業對本港的重要和貢獻,但是這個與政府採取政策措施使地產業健康發展,並不矛盾。若是負責任的政府,就應該展開規劃,使地產業成為香港進步發展的積極因素,而非使香港社會倒退的負面因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討論區帳戶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天文學會

GMT+8, 2024-5-16 17:38 , Processed in 0.0151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