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申請討論區帳戶
樓主: WCYue

部份人對以下天文名詞的錯誤寫法(2021年3月22日更新)

 火..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0-12-19 22:33:2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2# mca

紅外線

無論繁體或簡體中文(天文學名詞)均將 Infrared 譯成紅外線,沒有「紅內線」這個名詞。譯作紅外線是因為紅外線是在紅色的光外面。誤解是由於部份人在翻譯 Infrared 時以為與紫外線 Ultraviolet 同一樣,紫外光是在紫色光外邊,那麼 Infrared 一定是在紅色光內面。又有人認為 Infra = 內 ,Ultra = 外,所以照字面直譯成了「紅內線」這個名詞。事實上 Infrared 都是在位置紅色光外面的光譜線,並非在紅色光的裹面,因此「紅內線」是個誤會的寫法。

基於同樣的道理,日本亦將 Infrared,Ultraviolet 這兩個天文學名詞分別譯做「赤外線」和「紫外線」
UVIR.JPG
 樓主| 發表於 2010-12-20 11:38:43 | 顯示全部樓層
其他意見

關於譯名、翻譯及國際級誤會  (天文物理學家 丘宏義)
(來源: http://www.bookzone.com.tw/newsletter/scc/epaper/epaper68.htm)

.....我們已經把‘紅外線’、‘紫外線’放入日常字彙中了。 紫外線的英文名是‘ultraviolet’,‘violet’是紫,‘ultra’的字意是‘超’或‘外’或‘上’。因此紫外線的譯名沒有問題。可是,紅外線的英文名字是‘infrared’,‘infra’的意思是‘之下’, 因此指紅之下或紅之內的光,按邏輯及正確譯法,應當譯成‘紅內線’。稱為‘內’及‘外’的歷史原因是,牛頓應用稜鏡第一次發現太陽光譜時,站的地方正好看見紅在左,紫在右。這個分 光法的傳統因此是隨便定出的,可是一旦定出後,一直沿用到今日。後來發現在光譜中,紅的左面也有‘光’,可以使溫度計升高讀數,因此那裡有人眼看不到的光,因為在紅之下,或內,因此 稱為‘infrared’,而紫外線在光譜的紫之右(的不可見處)也發現了光,因此稱為‘ultraviolet’。西方的物理傳到中國後,在制定中文名詞時,把紅之內及紫之外的光不分內外都用‘外’來描述。 而早期及最近的制定物理名詞的委員會也沒有搞清這一點(或者置之不顧)。可是紅外線已經變成專有名詞,人人都知道是看不見的紅光,.....。如果要 表達詞意,.....,那麼也應當把‘紅外線’改成‘紅內線’。可是,如果真要改成紅內線,用了紅外線數十年的普通人可能不知底細,以為現代的科學家們真的很了不起, 在紅外線之外,又發現了一種新的‘紅內線’。.....
 樓主| 發表於 2010-12-20 20: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6# C.L.Chan

蘇州石刻天文圖是南宋淳祐七年(即公元1247年)所刻的,原圖是黃裳所獻。由王致遠負責書文和刻碑的工作。所依據的素材主要是北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至公元1085年)的觀測結果。

中國人並沒有像古希臘人那樣通過建立數學化的宇宙體系來理解宇宙。因此,中國人雖然精於記錄天象,但對天地的理解長期停滯不前。中國人從未發現大地是球形的,亦未提出數學化的、幾何化的宇宙模型,更未有如地心說、日心說般嚴密的理論體系。在中國人心中,天是神秘莫測的存在,天象與人間社會、國家興衰息息相關。中國人研究宇宙多是占卜、編歷等實用目的,並未如西方人那樣,純粹從理解宇宙、探尋宇宙規律的科學角度來研究宇宙。

所以中國的古代天文沒有近代天體運動中的行星衝日的概念,相沖相克亦只是中國古代占星、占卜、風水、命理的理解,完全與現代天體運動中的 opposition 定義不關連。西方的天文學亦須要到克卜勒 (Kepler) 以橢圓軌道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之後,日心說在於地心說的競爭中才取得了真正的勝利。

中國人很早就能預測月食,但日食並未精確預測過,中國欽天監官員與西方傳教士的預測日食比賽,中國失敗收場。

中國古代從來沒有日心說,日心說大概在17世紀左右被介紹到中國,而近代天體運動中的 opposition 「衝」要到清朝 (1636年至1911年) 末期才出現在翻譯外國的天文書籍中。所以任何早於18世紀的中國天文古籍所提及的「沖」字的意義都沒有可能與天體運動中的 opposition 定義有關連

為甚麼外行星 opposition 中文譯做「衝」請參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1-6-29 00:55: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1-10-8 19:36 編輯

中國很多天文名詞都原來都是從日本文漢字借用,為甚麼有些名詞卻決定採用其它的中文名稱呢?

例如                                   日文                 中文
--------------------------------------------------------------
Inferior Conjunction           內合                 下合
Superior Conjunction          外合                 上合
Planet                                  惑星                 行星

為什麼中文翻譯內行星合日不用內合和外合呢?

日本人是按照圖分別稱內行星在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合日稱為內合,如果內行星在地球和地球之外的合日稱為外合

中國天文學會當年按照內行星合日時的位置去翻譯這兩個天文名詞。

上合日是指內行星合日時,從地球來看是在太陽的上方(所以稱為上合日),這個時候太陽位於內行星與地球之間。
下合日是指內行星合日時,從地球來看是在太陽的下方(所以稱為下合日),這個時候內行星位於太陽與地球之間。

下合日時,因為水星在太陽下方,所以從地球來看,有0.2%至0.3%光照面,並非百分之百全黑。

 樓主| 發表於 2011-6-29 15:49:4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31# mwtse

天蠍座的「蠍」字是繁體中文
天蝎座的「蝎」字是簡體中文及異體字中文

民國22年4月20日教育部公佈全國統一的《天文學名詞》第45頁,名詞編號1026。當時是參考日文漢字「蝎座」而採用「蝎」字作為天蝎座的決定名。故此早期繁體中文書本將「天蠍座」寫成「天蝎座」是對的。

 樓主| 發表於 2011-7-23 10:22:25 | 顯示全部樓層
Sun rise 是除了寫成「日出」之外亦有寫做「日升」,另外有「昇」、「日昇」。「升」與「昇」用在天文現象時的分別是甚麼?

「昇」是「升」字的異體字,故此用在天文現象時,將 rise 寫做「出」或者「升」,而不應該寫個筆劃多的異體字。無論繁體或者簡體天文詞彙中沒有

日昇
月昇
行星昇
昇交點 (日文漢字的寫法)

這一類的名詞,應該用

日升
月升
行星升 (例如:木星升、火星升)
升交點 (天文學名詞的決定名稱)

注意:當用在化學名詞 Sublimation 「昇華」時,雖然都有上升的意義,但免混淆,不應寫成「升華」
Asc.png
 樓主| 發表於 2011-7-26 06: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簡體字是「谷雨」,是與農夫耕種有關,並非山谷裹下雨或者催谷之下降雨,和山谷或者催谷的行為毫無關連。錯誤的原因是簡體字用「谷」代替「穀」,但「谷」字同時亦是繁體字,有不同的意義。

情況與誤會「谷神星」的原因相同,見本題第 21 帖說明
 樓主| 發表於 2012-1-1 08:37: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36# jojomamani
同意 jojomamani 兄的想法!現代中文的科學名詞,有近七成是來自日本,自從日本「明治維新」,引進西方各國科技的時候,當時的日本學者用漢字去翻譯這些科學技術名詞,很多保存了中國古代文字對應這些名詞的解釋和含意。初翻譯這些科學的詞彙時,乾脆直接將大部份日本漢字翻譯當作中文名詞使用。
 樓主| 發表於 2012-5-6 08:46:30 | 顯示全部樓層
一些專業天文機構將 Second Contact 「食既」的名詞與 Annular Eclipse Begins 「環食始」和 Third Contact 「生光」與 Annular Eclipse Ends 「環食終」這些不相同定義的天文名詞混淆!令部份市民誤會以為「環食始」和「環食終」是代表日環食過程中的 Second Contact 和 Third Contact 現象。

詳細討論

http://forum.hkas.org.hk/redirec ... o=lastpost#lastpost
 樓主| 發表於 2012-5-9 00:49:1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39# mca

同意 mca 兄意見。不過當年(1908年起至1922年)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名詞譯名委員會譯釐訂的標準天文名詞,是參考英文、德文、法文及日本文的天文名詞來做決定。從他們的譯法,可以看見這些委員有考慮過 mca 兄你所提的意見。我們將日本文的譯法對比一下便清楚


中文決定名    日文             日文中譯      英文
-------------------------------------------------------------------                  

日環食        金環日食         =日環食       Annular Solar Eclipse      

初虧          食の始め         =食始         First Contact
食既          金環食の始め     =環食始       Second Contact
食甚          食の最大         =食最大       Maximum Magnitude
生光          金環食の終り     =環食終       Third Contact
復圓          食の終り         =食終         Fourth Contact

偏食始        食の始め         =食始         Eclipse Begins   
環食始        中心食の始め     =中心食始     Central Eclipse Begins
環食終        中心食の終り     =中心食終     Central Eclipse Ends
偏食終        食の終り         =食終         Eclipse Ends

日全食        皆既日食         =日全食       Total Solar Eclipse

初虧          食の始め         =食始         First Contact     
食既          皆既食の始め     =全食始       Second Contact
食甚          食の最大         =食最大       Maximum Magnitude
生光          皆既食の終り     =全食終       Third Contact
復圓          食の終り         =食終         Fourth Contact

偏食始        食の始め         =食始         Eclipse Begins
全食始        中心食の始め     =中心食始     Central Eclipse Begins
全食終        中心食の終り     =中心食終     Central Eclipse Ends
偏食終        食の終り         =食終         Eclipse Ends

從上面可見,日本基本上按照英文的意思直譯,反而中文將當地所見日食現象 (Local Circumstances) 照中國古代看見日食的叫法而成為中文決定名,而全球見日食的情況(Global Circumstances) 因為中國古代沒有這個概念,就用大家認為較清楚易明的日偏食、日環食和日全食的天文名詞。

可惜近期在日環食現象,將 Global Circumstances 的日食名詞與 Local Circumstances 的日食名詞溝亂,原因是有些人認為「食既」和「生光」只是適合於日全食,而非日環食。認為「既」的意思是全部,而只有全食才可能出現生光。

不過中國古代沒有將日全食和日環食過程,分開有不同的叫法,故此翻譯委員會亦按照這個原則,日全食、日環食過程都用相同的天文名詞來表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討論區帳戶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天文學會

GMT+8, 2024-5-6 11:31 , Processed in 0.0289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