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申請討論區帳戶
查看: 2247|回復: 1

2021年12月21日,冬至,白晝最短之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12-6 19:39: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1-12-17 04:04 編輯

2021年12月21日(星期二)23時59分31.3秒,冬至(Winter Solstice),太陽黄經270°0’0.00”。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晝長夜短。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每年12月22日前後(21日至23日)。也是冬季第四個節氣。

在冬至時刻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冬至日亦是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北)一年之中白晝最短,日影最長之一日,北極圈呈永夜狀態,南極圈呈極晝狀態。冬至之後陽光直射位置開始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時數日漸增長,正午太陽高度也日漸升高,日影逐漸縮短。冬至雖然是北半球理論上吸收太陽熱量最少的一段時間,但因為地球土壤跟海洋釋放熱量會有時間延遲,大部分情況下最冷的時期不是冬至前後,而是發生在冬至之後。

冬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0.png
Credit : 維基百科

 樓主| 發表於 2021-12-17 03:50:0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CYue 於 2022-1-20 13:43 編輯

【更多資訊】

中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原本由「冬至」為一年開始,將一個太陽年分為二十四份,大約每十五日為一個氣節,稱為平氣法。但是由於地球的軌道是橢圓形,而不是圓形,太陽在黃道運行速度不是固定的。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頒行「時憲曆」廢除把全年分成二十四份,用來確定節氣的平氣方法,正式採用西洋曆法以太陽在黃道上位置,每十五度為標準的定氣法,並按照西洋黃道十二宮,將「春分」點定為0度。

民間有冬(指:冬至)大過年(指:農曆新年)之說,是源於古代農民是按照二十四節氣由「冬至」為一年開始而來的。

為什麼冬至不是北半球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這是因為地球熱容量的熱慣性效應(thermal inertia effect based on the heat capacity of the Earth),熱慣性效應是一種材料的特性,材料儲存熱量(稱為熱容量)並延遲其傳輸的能力。

熱容量延遲時間的長短視乎材料特性和它的質量大小。一大壼水是幾分鐘,地球南、北半球因為陸地和海洋面積分佈不同,延遲時間的長短也有區域上的差異。通常是介乎一至兩個月之間。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這天是一年裡白晝、日照最短的一天,冬至之後白晝時間就會開始慢慢增加,因為「陽氣」會漸漸回升,便會以象徵「團圓、圓滿」的湯圓來迎接「陽氣」,藉著吃湯圓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討論區帳戶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香港天文學會

GMT+8, 2024-4-20 00:09 , Processed in 0.0119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